2025年10月31日
防爆除湿机的防爆标准概述
防爆除湿机作为特殊环境下的关键设备,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石油、化工、煤矿等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生产。其防爆标准体系贯穿设计、制造、检测全流程,是保障设备本质安全的基石。以下从国际标准、国内规范、技术实现及认证应用四大维度展开分析。

 一、国际防爆标准体系
1. IECEx认证体系
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建立的IECEx体系,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权威的防爆设备认证标准。该体系以IEC 60079系列标准为核心,涵盖爆炸性气体环境(IEC 60079-0至60079-31)和粉尘环境(IEC 61241系列)的技术要求。通过"一个标准、一次测试、全球认可"的互认机制,IECEx证书在40余个成员国中具有等效性,显著降低企业跨国贸易的合规成本。
2. 欧盟ATEX指令
2014/34/EU指令是欧盟强制性防爆法规,将设备划分为三类:
- I类(煤矿井下)
- II类(非矿用气体环境,细分IIA/IIB/IIC气体组别)
- III类(粉尘环境)
设备需通过温度组别(T1-T6)认证,例如T4组要求表面温度≤135℃。制造商需出具符合性声明并加贴CE+Ex标志,同时满足EN 60079系列协调标准的技术细节。
 二、中国国家标准解析
我国GB 3836系列标准全面对接IEC标准,形成完整技术框架:
1. 基础规范
- GB 3836.1 规定防爆通用技术要求,包括设备保护级别(EPL Ma/Mb/Ga/Gb/Gc)、非金属材料耐候性试验等。例如,隔爆接合面粗糙度需≤6.3μm,间隙深度与宽度需符合"呼吸效应"抑制要求。
2. 典型防爆型式
- 隔爆型(d):外壳需能承受1.5倍参考压力(甲烷环境为1MPa)的内部爆炸,且火焰通路长度与间隙满足GB 3836.2的数学模型计算。
- 增安型(e):对电机绕组采用F级绝缘材料,接线端子需通过200次热循环试验不松动。
- 本安型(i):限制电路能量在30V/100mA以下,储能元件需双重化设计。
3. 特殊环境适配
针对化工场所的腐蚀性介质,GB/T 3836.15规定不锈钢外壳需通过500小时盐雾试验;煤矿设备还需符合MT 113标准的抗冲击要求。
 三、关键技术实现路径
1. 防爆结构设计
- 复合型防爆技术:现代除湿机常采用"隔爆+正压"复合方案,如主电路置于隔爆腔体,控制单元采用px型正压保护,内部维持50Pa微正压隔绝可燃气体渗透。
- 热管理创新:采用三级温控系统(PTC加热器+变频压缩机+轴流风机),确保表面温度比可燃物引燃温度低20%以上。某型号在IIB类环境中实测最高温升仅72℃(T4组限值135℃)。
2. 智能监测系统
集成Ex ia级传感器网络,实时监测:
- 可燃气体浓度(0-100%LEL)
- 内部露点温度(±1℃精度)
- 振动位移量(≤50μm预警)
数据通过光纤传输至安全区监控平台,符合GB/T 3836.28的本安回路要求。
 四、认证实施要点
1. 国内认证流程
- 国家防爆电气质检中心(NEPSI)实施型式试验,包括:
- 外壳耐压试验(1.5倍设计压力保持10+2s)
- 热剧变试验(650℃灼热体骤冷检查)
- 电缆夹紧装置机械测试(施加20倍电缆重量的拉力)
- 取得防爆合格证后,还需通过生产条件现场审查方可获颁生产许可证。
2. 国际认证差异
- 北美体系(UL 1203/NEC 500)要求设备通过Hazardous Location分类测试,与IEC的Zone划分存在对应关系。例如Class I Division 1等效于Zone 0+1。
- IECEx认证需额外提供QAR(质量评估报告),重点审查供应商管理体系。
 五、应用选型指南
1. 环境匹配原则
- 0区(连续爆炸风险):必须选用EPL Ga级设备,如本安型+光纤通信方案。
- 1区(周期性存在):可采用EPL Gb级复合型设备,某石化项目案例显示隔爆型除湿机需配置泄压面积≥0.07m²/MJ的设计。
- 2区(短时存在):允许使用EPL Gc级增安型设备,但需配套VOC浓度联动停机系统。
2. 全生命周期管理
- 安装阶段:电缆引入装置需采用Ex e级格兰头,扭矩值控制在15±1N·m。
- 维护要求:每6个月检测隔爆面腐蚀情况(锈蚀面积≤10%),本安回路绝缘电阻≥100MΩ(500VDC测试)。
当前,随着IEC 60079-44:2023对锂电池防爆的新规实施,新一代防爆除湿机正朝着"本质安全+智能物联"方向发展。用户在选择设备时,既要关注现行标准的符合性,也需预判法规更新对设备生命周期的影响。
防爆除湿机的防爆标准概述——信息来源:杭州森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-杭州MORII森井除湿机品牌官网
更多新闻
更多产品
                    










